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兰白”两区建设作为引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龙头工程”,强化统筹协调、完善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实施孵化器和研发机构“双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引导企业走“科技+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子,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位于白银高新区的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入孵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司致力于研究酶催化技术、固相合成技术、光催化技术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多肽及多肽分子砌块领域产品的开发。近日,这家生产绿色活性原料企业的干燥、冻干车间内正源源不断输出多肽中间体和分子砌块,它们将被用于特色原料药、化妆品功能原料、功能性分子砌块等领域。
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亮告诉记者,公司美容肽基本上每月能做到60公斤左右,分子砌块能做到四五吨,整个规模现在已经具备出孵条件。
从原料出发,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借助白银高新区的政策驱动,联合高校院所集中攻关,2022年研发中试成功转移多肽项目达40多项,已具备公斤级多肽中间体和吨位级分子砌块生产能力。
依托自主可控的活性原料核心技术,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逐步实现美容肽和分子砌块中间体原料规模化和产业化,促进下游用户持续增长,市场需求大幅度增加。今年,企业计划投资5亿元,建设多肽药物中间体项目,预计到明年就能开工建设。
如今,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带着更成熟稳定、质优价廉的产品,在多肽中间体市场占据了一席之位。
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培育出白银康寓信、甘肃瑞德林、甘肃华隆芯等一批快速成长型科技企业,形成集聚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
“2022年以来,我们先后投入500万元对孵化器的公共服务平台、智慧管理系统进行提升改造。目前,我们打造的新材料、生物医药小试、中试公共服务平台,有价值超过2000万元的科研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检验检测的共享服务,支持和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壮大。”白银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曾庆华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267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9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在孵企业拥有各类知识产权286件;为在孵企业成功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3项,获得项目资金3309万元。
曾庆华表示,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发挥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作用,最大力度支撑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白银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1家,各类创新平台10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9个,高价值发明专利19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14件。今年1至6月,技术合同成交额12.26亿元,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
(白银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晓 许倩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