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乔丽霞 许倩 关键
春潮澎湃处,奋进正当时。全国两会精神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我市的每一寸土地,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劲动能。市农业农村系统迅速行动,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南针”,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发展、科技赋能等重点领域,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喜泉镇福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开足马力,挖沟开槽、拉运渣土。施工人员配合着机械,紧张有序进行管道焊接、混凝土浇筑、沟槽填埋等作业。
“我们工程包括一座6万立方米的蓄水池、32千米的管道铺设,覆盖将近2000亩土地。目前,蓄水池的土方开挖已基本完成,现在进入修坡阶段,管道开挖、铺设已基本完成,下一步进行管道填埋,预计4月10号能保质保量按时完工。”景泰县福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方负责人朱平告诉记者。
景泰县喜泉镇项目专干王兴欢介绍说,2025年,喜泉镇坚持“集体流转、土地整理,一户一田、划片种植,农户优先、林田并进”的高效节水发展模式,在北滩、新庄、喜集水、福禄等4个村实施高效节水农田7500亩。目前,北滩、新庄、喜集水3个村的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进入收尾阶段,福禄村正在进行蓄水池及泵房建设。喜泉镇将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两年的建设,喜泉镇大面积土地已展现出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图景。今年开春以来,喜泉镇在充分尊重小农户经营权的基础上,把小农户手中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交给托管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种到收、从技术服务到农资供应全程“保姆式”服务,实现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种植。
在会宁县八里湾乡八里湾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现代化大型机械正紧张有序地作业,平地机将原本七零八落的“补丁田”削高填低。看着一块块平整好的田地,村民王震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地现在推得很好,原先都是四五米宽的窄地,现在全部变成了十几米宽的大块地,路也修通了,种起来很方便。以后自己种不动了,还可以承包给合作社。”会宁县八里湾乡八里湾镇村村民王震嘴角上扬,兴奋地说。
“本项目设计梯田改造2200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700亩,预计4月底完成全部工程。”甘肃海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包生孝告诉记者。
在会宁县八里湾村,原先零散地块因地势高低不平、分布零散,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量难以提升。如今村里的地块已整合成标准化农田,给老百姓农业发展带来了希望,不仅具备了机械化耕作的条件,还有效降低了种植成本,老百姓的种粮底气更足了,也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生动注脚,更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下一步,白银市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让全国两会精神在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