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社科联、市图书馆推出的首届“阅润白银书香季”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正在开展。举办单位从全市文化名人、志愿者、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不同行业领域,推选出了10位热爱阅读并热心阅读推广的“白银领读者”。他们将通过公益讲座、读书分享、活动组织等形式,引领、指导市民自主开展阅读活动。让我们跟随首批“白银领读者”,一起投身“阅润白银书香季”活动,弘扬书香文化,共建书香白银。
青竹:
用闪光的乡土文字传递阅读的力量
黄土地里长出的文学青竹,用“三双袜子”绘就十万读者的乡愁地图。
2022年,她的首部散文集《我家有三双袜子》破土而出,那些带着泥土芳香的白描文字,竟在三年间蔓延成发行十万册的葱茏绿意。她的文字质朴自然,以近乎透明的语言结出饱满的乡愁果实——没有华丽修辞的糖衣,只有生命原浆的醇厚。当她摘得“凤凰文艺奖”的桂冠时,人们才发觉:那些被隐藏在黄土褶皱里的民间叙事,原来能如此打动人心。
如今,她的笔仍游走在会宁与靖远的晨昏线之间,像一株饮黄河水长大的芦苇,将“袜子”里藏着的万千人生,编织成白银大地最动人的文化密码。
朱世魁:
书香与光影交织的陇上追梦人
提笔能写黄河石林的壮美,执镜能拍马莲花开的绽放,这位身兼作家与导演的文化人,如同他笔下“古老的城墙上”的守望者,在文学与影视的交界处筑起独特的艺术城堡。
他的文字带着西北风物的粗粝与深情,散文《大美黄河石林》获“十佳散文奖”,中篇小说《落叶飘零》斩获“凤凰文艺奖”的荣光,电影《马莲花开》捧回第五届甘肃电影锦鸡奖。
从《血太阳》的微电影叙事到《飞越长城》的航拍视野,他始终践行着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朴素信仰。在他执导的镜头里,古城墙的夯土与央视舞台的流光完成穿越时空的对话,恰似其人生——永远在文学沉思与艺术激情间,寻找着最动人的文化和弦。
李铎:
从新庄塬走出的乡村领读者
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庄塬人,70后大学生,只为“回乡干点有意义的事”,毅然离岗回乡创业,在黄土坡上建起一座旭琎书院,成为点亮乡村的文化灯塔。他坚信“书香承载梦想,阅读改变人生”。
2023年,他获评甘肃省2022年度“乡村振兴阅读推广人”,2024年,他被评为新庄镇“最美乡贤”。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性组织开展道塬讲堂、博士进校园、征文比赛、农民读书分享会、学生读书演讲比赛等公益文化活动,用自己的点点爱心微光,推广传递阅读力量。
同时,他注重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热心邀请有关地质和考古专家对新庄塬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勘察,积极参与县乡文化公益活动。
苏其智:
尚读好文之风的践行者
现为靖远县文联主席的苏其智,对文化事业满怀热忱,倾情倾力参与全民阅读推广,长期致力于组织各类读书活动,尤其关注中小学生的阅读培养,在靖远县范围内大力倡导“海量阅读”理念。
他深知“阅读推广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经常捐赠经典书目给有需要的农村青年,引导他们通过读书,树立远大志向,早日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他的这一善举,既传递了知识,也给了他们温暖和希望。
他坚持阅读讲座和文学创作,经常与中小学生和社会青年进行心灵对话,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人生方向。他带领文艺工作者投身“书香白银”文艺创作,“以文化人、诗书润人”,传递文化力量,是温暖城乡的文化引路人。
李翠香:
文墨点染的陇上芳华
在白银这片交织着工业文明与黄河文化的土地上,李翠香以笔为犁,耕耘出一片独特的文学风景。这位身兼作家与评论家双重身份的文学硕士,如同她主编的《金凤凰》一般,在铜城大地上绽放着耀眼的文化光芒。
她的作品曾获得白银市第七届社科奖、白银市第五届凤凰文艺奖等奖项,近年来,先后在《戏剧文学》《甘肃日报》《兰州日报》等报刊发表文艺作品近百篇。有作品入选《大地行吟》《真水无香》《文脉苍苍》等作品集。
而今,在《金凤凰》的编辑案头,在文艺评论的字里行间,这位文化守夜人始终保持着“真水无香”的初心——让文学回归本真,让艺术照亮生活。
汪艳:
声动铜城的书香使者
她是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甘肃省朗诵协会理事,白银市朗诵艺术学会副主席,白银市语言文字专家库成员,白银市知名节目主持人。
因为爱书,她热衷参加与阅读相关的各类活动,乐此不疲。在甘肃省图书馆举办的“玫瑰书香”线上经典诵读活动暨“陇右寻珍”阅读推广活动中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2023年获得全省“书香陇原·女性领读者”称号;2024年获评“白银最美读书人”。
她就是汪艳,在她看来,每一次发声都是对“书香白银”的深情告白,每一个标准的音节,都是献给这片土地最动听的情书。
武发奋:
让书店变成城市温暖地标的文化践行者
“书籍宛如一条坚韧的丝线,贯穿了我生活的每一个缝隙,成为我生命中最温暖而明亮的存在。”作为深耕阅读推广领域的文化践行者,他以“让阅读点亮生活”为使命,将全民阅读推广作为终身事业。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在书店打造沉浸式阅读场景,带领白银吾言书店荣获“全国最美书店”称号,使其成为白银城市文化地标。
他以创新为驱动,深耕阅读推广事业。针对不同读者群体,策划开展多元活动。“经典诵读大会”“亲子共读+手工创作”系列活动、“家庭教育讲堂”“读者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在他这里如数家珍。他就是全省13家书店的创办者——武发奋。他坚信书籍是传递知识与温暖的桥梁,全民阅读将成为时代风尚在陇原大地蓬勃发展。
何璞瑜:
让“乡邻读书会”飘满稻花香的跨界领读者
何璞瑜,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位热爱全民阅读推广事业的农业高级技师。他热爱阅读、知识丰富、涉猎广泛、视野开阔,曾主持完成的抗旱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及技术市列项目,在全国科技查新中属领先水平。
2023年,他被聘为靖远县“三区人才”。他积极挖掘整理靖远、平川地方人文资源,致力于推广全民阅读。引导鼓励科技示范户读书看报、增长知识,为种养大户提供农业文献资料,带领乡村读者在书本中寻求创收增效的好办法,广泛培育“土专家”。
用乡村“小书会”,打开文化“大粮仓”。利用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基层阅读空间,积极举办“乡邻读书会”等活动,让阅读成为农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王科祖:
一个图书发行人的全民阅读长征路
他坚守图书发行一线三十载,以新华书店为阵地,常年开展送书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等“七进”活动,努力践行“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的使命任务。
从700多家农家书屋的图书配送服务到全市“朗读者”活动的策划组织,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文化战线的标兵,更是用书籍温暖城乡的守护者。那些穿梭在城乡间的图书配送车,是他精心编排的移动书房。从城市大楼到田间地头,这位党员发行人把党的理论著作化作春风,将文学经典酿成甘露,让白银的每个角落都飘散着油墨的芬芳。
他就是白银市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人王科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他,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着精品图书发行永远是滋润白银大地的最美书香。
高宏丽:
引领平川区阅读风尚的播种者
她深耕教育领域二十五载,是一位热忱的全民阅读推广人。她深知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始终坚持自我提升,以丰厚的学识滋养学生。多年来,她利用周末在平川区育才社区新起点百泉书院担任公益老师,带领孩子们遨游国学的书海;积极参与平川区图书馆亲子共读活动,寒暑假组织孩子在公园诵读国学经典。
凭借对阅读推广的不懈努力,她屡获佳绩:平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员大赛一等奖;多次荣获平川区教育教学类一等奖。她以专业与热情,点亮孩子们的阅读之光,为全民阅读推广贡献力量。
她就是高宏丽,一位从课堂到社区,用“家庭书房计划”和“书香助残”引领平川区阅读风尚的播种者。
(市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