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讯 近年来,平川区以“工业强区、生态美区、教育名区”的发展战略为抓手,不断优化现代产业培育,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加快推动园区平台建设,加速释放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着力推动兰白两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平川区开展以丝路寒旱农业、陶瓷、装备制造、新能源、文化旅游、煤炭等6条产业链为重点,重塑产业体系新优势,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对重点链主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精心谋划、全面部署,形成产业链总链长、链长亲力亲为,责任部门合力共为,相关企业协力推进的良好态势。推进煤炭、陶瓷、装备制造产业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倍增行动,积极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发展带和旅游线路,全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链体系,助力区域经济实现转型发展。
集聚“兰白两区”创新资源,建立“院校+企业+基地”发展模式,广泛开展研发、合作和交流,支持企业培养专精特新型和科技领军型人才,促进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产品系列化、品种多样化、市场多元化、效益最大化。筛选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潜力的优质企业,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对潜力企业进行重点关注、重点培养,积极为企业量身提供专属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坚持把经济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以强化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确定陶瓷建材、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特色轻工制造、物流运输和现代服务四大配套产业,形成“3+4”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专业化特色精品园区。充分发挥重点企业和关键项目牵引带动作用,引进充德锐博岩棉和百杞元枸杞加工生产线项目、润博玖聚干粉砂浆和哈纳斯乳业等一批新重点企业,带动多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和工业经济增长极。
截至目前,引进落地陶瓷生产线8条,陶瓷砖年生产能力达到330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2亿元;新材料产业年产值达3.8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3.95亿元,农产品加工年产值4.3亿元;创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申请各类专利110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创新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3家;经济开发区入驻各类企业93家。
(张世斌 刘彦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