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乔斌
作为白银市文化馆副馆长的张海霞,扎根基层30余年,以脚步丈量非遗传承之路,用匠心守护民间艺术瑰宝。她是非遗保护的“拓荒者”,是文化志愿服务的“领航人”,更是群众心中的“文艺贴心人”。2024年,张海霞荣获“白银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自2000年起,张海霞便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她带队走遍白银市三县两区,历时十余年完成全市首次系统性非遗普查,摸清白银市非遗的形态类别与分布情况,为保护工作奠定基础。在她的推动下,白银市先后申报认定四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7项、两批市级非遗传承人325名、两批民间艺术大师109名,让“白银曲子戏”“黄河战鼓”等民间艺术重焕生机。
“非遗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张海霞创新打造6项非遗主题展览,常年免费向公众开放,形成“静态展览+活态展演”的特色模式。她主编的《丝绸之路上的艺术·文化白银》等3个地方文化建设项目,成为展示白银文化的重要窗口,多次承担全国、全省非遗展演任务。
如何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张海霞用行动作答。她牵头组织“结对子·种文化”“非遗进万家”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将剪纸、刺绣等非遗课堂送进社区、乡村,累计培训学员超万人。
近年来,张海霞先后获得“全省文旅系统先进个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先进个人”“白银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站在新的起点上,张海霞表示,她将继续秉承“扎根生活、服务人民、守正创新”的宗旨,以艺术为炬点燃时代精神,创作演绎更多的艺术精品,奉献给观众,奉献给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