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31-8712377 邮箱: gsjbzx@12377.CN
首页 > 文艺
悦读
故地栖凤凰 今朝耀辉煌
时间:2025-06-03 11:09:44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 王世北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过“日出斗金”的辉煌。这是一块富饶的土壤,传说这里栖息过凤凰。相传很早以前,一只美丽的凤凰降落在白银的凤凰山上,凤凰山因此得名。其实,凤凰山并不像昆仑山那样高耸云端,不像秦岭那样雄奇壮观,只因其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宝藏而闻名遐迩。

白银是新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祥地,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西北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近年来,白银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有色稀土等12条重点产业链和42条子链,工业部门涵盖41大类中的28个。白银公司炼铜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工艺行列;东方钛业建成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钛白粉生产线;白银电网居全省第二大电网,靖煤公司是全省重要的动力煤生产供应地;甘肃稀土是全国稀土行业极具优势的骨干企业;高导新材料项目,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2024年,全市工业产值首次宊破千亿元,工业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白银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反季节蔬菜产地,也是全省最大的羔羊肉及小杂粮产区,还被列入黄河上游百万亩高扬程灌溉农业区。全市已建成景泰川、兴堡子川、靖会工程、刘川等高扬程电灌工程10余座,景泰川电灌工程荣获中华高扬程提灌工程之冠。

今日白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致力于民生至上、强基固本。强农助农,取消农业税,种粮有补贴;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孩子上学免费;合作医疗覆盖城乡;低保和养老制度日趋完善。公路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穿越过境。通讯、电商、快递迅猛发展,科教体文卫阔步向前。兰白经济圈,前景灿烂如锦。

白银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远古,天下九分,白银隶属雍州;汉代,驰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过境;唐至元代,烽火狼烟,战事不断;公元763年(唐广德元年),吐蕃人占领全境,1032年(宋仁宗年间),西夏击败吐蕃,归西夏人掌管;明代,境内兴起采矿业,建有“白银厂”,相传“日出斗金,积销金城”,鼎盛时期,矿工超四千人。

白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贤达辈出,人才济济,仅明清两代就考取进士53名、史载提镇64人。如今,海内外白银籍博士数百人,不少人成为科技界、学术界精英;党政要员、军事将领一个个脱颖而出;还涌现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数万人。白银有数千名企业经营管理的行家里手,有数十万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大军。更何况每年还有成千上万名大中专毕业生源源不断步入劳动力市场,他们一个个学有所长、心怀梦想,人人都想一展身手。

白银的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灿烂辉煌。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白银文化的根和魂。从古代农耕文明的起源到现代工业的崛起;从昔日的水车提灌到闻名世界的高扬程泵站;从过去的戈壁滩到一碧万顷的米粮川,无不与黄河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白银的工矿文化举足轻重,特色鲜明。工业是白银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是白银经济发展名符其实的“顶梁柱。”以“艰苦奋斗,创业奉献”为核心的白银精神,则是工矿文化的高度凝炼和接力传承。

白银的红色文化夺目耀眼。白银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20世纪30年代,这里就曾涌现出一批为革命浴血奋战和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32年的靖远起义是甘肃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革命武装斗争;会宁会师,堪称中国革命史上的不朽丰碑。

白银地处丝绸之路中段,远古时代,这里就把中原和西域相连,丝路悠远,驼铃声碎,古渡风寒。白银的丝路文化记录着东西方文明融合贯通的历史,铸就了白银文化兼容并蓄的鲜明个性。

白银的民俗文化经历了千百年的积淀传承,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春节社火、黄河战鼓、古琴演奏等民俗文化及陶艺、刺绣、剪纸、奇石等民间艺术,无不蕴藏着巨大的魅力。

白银风景优美,聚奇汇珍,真乃文化大观园,旅游好去处。揽长河奔腾,观铜城风情,享红色经典,游丝路精品,白银旅游,方兴未艾,竭诚尽心,迎八方宾朋。

黄河自西向东穿越全境,流程258千米,两岸秀色可餐,堪称山水画廊、人间仙境。黄河大峡以峡长、峡奇、峡险闻名,峡两边的奇峰怪石,堪称奇观。

黄河流经靖远,形成宽阔的谷地与滩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比翼齐飞,争奇斗艳;百余里黄河风情线朝晖夕映,气象万千。

黄河石林是名符其实的国家地质公园、中华自然奇观,景区内山路弯弯,山水相连,奇峰如林,直插云天。

铁木山、桃花山、哈思山、屈吴山、剪金山等崇山峻岭风物壮观,山上的寺庙古色古香,令人留恋,值得登攀,不虚行观。

白银是新中国唯一一个以贵金属命名的城市,也是享誉全国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就对这里的矿产资源展开普查,组建白银公司和银光化学材料厂。之后,大江南北的专家里手、各路大军风尘仆仆,聚集白银,策马扬鞭,冲锋陷阵。1956年,开发和建设白银的战斗全面打响,英雄的白银公司人白手起家,筚路蓝缕,从“一爆出新天”直至露天矿弃用的32年间,他们披荆斩棘,迎风搏浪,为我国有色工业及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巨大贡献。铜产量一度占据全国50%,其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占据同行业全国第一。

今日铜城,琼楼玉宇,摩天林立;大道宽广,整洁通畅;十大公园,绿树繁花,天然大氧吧,休闲好去处;人工湖面,波光粼粼;泛舟湖上,喧嚣远遁,惬意舒畅。夜色降临,皓月升空,大街小巷,溢彩流光。城市广场,熙熙攘攘,时尚的霓虹,缤纷的夜景,轻盈的舞步,好一幅河清海晏锦绣图。


责任编辑:唐占霞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28320001 不良信息举报: 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
网站备案:陇ICP备17004671号-1 公安备62040202000275号
白银视线网举报电话: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