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苏黎明
为充分展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赋能文旅强省建设,赋彩经济社会发展,6月10日至11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在平凉市崆峒区共同举办甘肃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系列活动。白银多个非遗项目精彩亮相甘肃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
记者了解到,为做好地域非遗成果展示,白银市遴选会宁剪纸、白银曲子戏、白银铜工艺锻制技艺、白银炕枣制作技艺、会宁石磨炒面制作技艺、会宁刺绣、平川毛线编织技艺、会宁罐罐茶制作技艺、蒲公英茶制作技艺、锈雕技艺等十几项省级、市级、县级非遗名录项目参加主会场活动。
本次活动主题为“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活动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展现非遗传承实践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白银展区以丰富多彩的展品、浓郁的地方特色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参观。传承人还进行了精彩的技艺表演,充分宣传和展示白银非遗的文化之美、地域之美、技艺之美。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示、展演和非遗工坊销售活动生动地呈现了白银市文旅融合新成果,充分展示了白银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时代活力。
据了解,目前,白银市拥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多个门类500多个项目。其中国家级保护项目2项、省级保护项目45项、市级项目134项;省级传承人31人、市级传承人300人。这些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历史的见证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人民群众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民众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