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讯 盛夏时节,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村集体大棚种植基地内,圆润饱满的吊瓜缀满藤蔓。4月抹下花蕊,历经60余天的精心呵护,已然化作一场甜蜜的馈赠,清甜气息裹挟着泥土的芬芳,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丰收画卷。
据了解,今年是大川渡村种植吊瓜的第二年,4个大棚预计总产量超2万斤。这些吊瓜,不仅是丰收的果实,更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生动见证。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川渡村整合流转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土地,搭建起11个冷棚。平日里,留守村民在大棚务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对于村民们来说,这一笔笔收入都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大川渡村党委书记曾俊源说:“这里的西瓜一成熟就被抢购一空,原因是我们种的是自根西瓜,口感比较好,价格也稳定。现在西红柿和辣椒也已经逐渐上市,欢迎大家来选购。”
今年3月,一座崭新的纯净水水厂在大川渡村正式投入运营,水厂租用村集体房屋,为大川渡村集体经济带来一笔稳定收入。水厂引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净水技术,将普通水源转化为优质纯净水,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对高品质饮用水的迫切需求,更凭借卓越的品质打开市场,畅销各地。水厂持续创造可观收益,成为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的强劲引擎。
在大川渡村另一个村集体经济——白银古韵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内,“大船古渡”牌水川长面、软儿梨三炮台,这些独具大川渡特色的农特产品正在紧张制作,通过线上及线下有效结合的营销,受到了各地游客及周边城市市民的青睐,也成为白银区农文旅融合产品中的杰出代表。
水川镇副镇长黄蓉说:“水川镇鼓励各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川渡村根据自身优势,通过整合土地,盘活资源,深度挖掘本地非遗文化,因地制宜开发各类农特产品,提高了村民在家门口的务工收入,切实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从盘活土地资源搭建大棚,到引进优良品种、对接专业技术;从挖掘非遗文化转化农特产品,到纯净水水厂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大川渡村创新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如今,村集体大棚内瓜果飘香,“大船古渡”系列产品远近闻名,水厂机器轰鸣运转,村民既能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获得收益,又能在家门口务工,实现就近增收。村里处处涌动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彰显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高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