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31-8712377 邮箱: gsjbzx@12377.CN
首页 > 新闻
奏响乡村振兴“绿色乐章”
——白银区打造黄河流域芦笋产业新高地
时间:2025-07-05 11:17:56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白银融媒记者 张萍 米英隆 刘生武

走进白银区四龙镇永兴村的现代生态农业(芦笋)种植示范园,一幅壮美的农业画卷徐徐展开。眼前,一座座蓝灰色的现代智能温室连片铺展,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耀眼的光泽,蔚为壮观。透过温室的棚膜望去,棚内郁郁葱葱的芦笋正值采收佳期,工人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收着鲜嫩的芦笋,欢声笑语与采收劳作的声响交织,奏响了一曲欢快的田园丰收乐章。

该项目通过建设“智慧农业、休闲农业、精品加工、文旅观光、农业研学、校地科研”六大功能区,全力打造集科学种植、精深加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黄河流域芦笋发展示范区,成为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我们正以科技赋能农业,打造智慧农业新样板!”该项目经理李波向记者介绍园区规划蓝图时目光坚定。他透露,园区将通过搭建7栋日光温室、9栋连栋温室及23栋钢骨架大棚的立体种植矩阵,同步配置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AI智能采收机器人、全域覆盖的物联网监测网络以及芦笋单品种大数据中心,全方位推动农业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

李波指着正在安装调试的智能设备表示:“这些现代化设施就像农业生产的‘智慧大脑’,从精准灌溉到智能采收,再到数据化分析,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目前,园区整体建设已完成80%,预计今年年底将全面竣工。

该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更能给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四龙镇副镇长路鹏中告诉记者,该项目财政衔接资金投入1000万元,确权后每年8个村可获得30万元分红。同时,产业园每日可带动附近3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务工,人均日收入可增加130元,一年预计能够带动全镇村民务工收入约100万元。更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园通过土地流转,让周边207户村民直接受益增收。土地流转农户何叶表示:“我家流转了5.5亩地,一亩地是600块钱,一年下来就是3000多块钱,这些钱每年年初就到账了。我还能在这里打工兼顾家庭,收入也有保障。”

“目前,我们的芦笋种植一期工程已完成350亩的种植任务,后续还有二期、三期规划,目标是达到1000亩的种植规模。”芦笋种植负责人于静郡介绍,届时,该项目将引入深加工生产线,充分挖掘芦笋根茎价值,制作芦笋茶、芦笋饮料、芦笋粥及一些复合果汁等产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全方位提升产品附加值。

谈及选址原因,该项目负责人王庆春告诉记者:“首先,四龙镇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兰州市和白银市较近,交通便利;其次,这里靠近黄河,水源充足;再次,这里的土质和光照条件都非常适合芦笋种植,多重优势叠加,为芦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规划蓝图到项目落地,示范园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政府的鼎力支持。白银区农业农村局农技中心副主任任俊介绍:“在项目建设初期,我们全程跟进,协助企业办理施工手续,协调土地资源,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多管齐下为企业减负增效。”他表示,接下来将聚焦品牌培育与市场开拓两大重点,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持续推动芦笋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全面升级。

随着项目的全面建成,将引领辐射区域农产品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当地交通物流和乡村旅游等行业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王淑瑶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28320001 不良信息举报: 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
网站备案:陇ICP备17004671号-1 公安备62040202000275号
白银视线网举报电话: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