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白银融媒记者张萍 通讯员陈晓慧 王秀丽)近日,历经系统化升级改造,平川区污水处理厂全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式进入设备调试及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平川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平川区污水处理厂始建于2009年,日处理能力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能,平川区启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通过工艺革新和设备升级后,污水处理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记者在平川区污水处理厂进水口看到,源源不断的污水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聚而来。据了解,这些污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甘肃润川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徐全虎告诉记者:“平川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建设用地约4.6万平方米,依托厂区现状空地及拆除既有建筑实施扩建,以2.6万m3/d处理规模为目标,采用‘MBBR(现状CASS池改造)+新建二沉池+新建反硝化深床滤池’污水处理工艺,搭配离心脱水与污泥外运流程,实现尾水100%次氯酸钠消毒回用。”
在深度处理车间,污水经过混合池加药絮凝、反硝化深床过滤等多道工序,最终通过次氯酸钠消毒,出水水质完全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记者现场对比发现,处理前后的水质差异显著,进水口污水浑浊发黑,而出水口的水体清澈透明。
平川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投用后,将更好地满足城市发展对污水处理的需求,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