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2025年7月8日,白银市居民宋某在手机上看到一“收购游戏ID”的视频,于是私信对方询问自己的游戏ID价格,对方称需通过某购物APP进行交易,因宋某没有网络交易的经验,直接扫描了对方发送的二维码链接进入该平台。平台客服指导宋某进行上架交易,但宋某无法进行收款,对方称可以下载另外一款APP并教宋某解除当前交易。宋某根据对方的指示支付了一笔2789元的订单,还让其家人进行刷脸认证,接着又在某借款软件上借了10000元购买2600元的商品发送给对方,后宋某家人发现宋某被骗,遂到公安机关报案,共计被骗5389元。
防范提示:不要轻易点击下载来历不明的网站链接和带有屏幕共享的软件,不要和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作为家长要加强对手机的监管,关闭不必要的手机支付功能,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大多数未成年人都是通过家长的手机来完成转账,因此尽量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受骗后进行大额转账,定期检查手机是否有不明来源的应用,以免被不法分子获取重要信息。
案例二
2025年7月12日,白银市居民张某收到一陌生私信,对方称其账号符合公司要求,可以进行一些护肤商品的推广,并获得一些相应报酬。张某同意后便添加对方为QQ好友,将对方发送的产品链接添加至视频的评论区,对方称报酬按月支付,之后又给张某发送一陌生链接,进入后是一称为“某宝”的平台,客服称会将报酬充值进平台内。张某在提现时系统提示银行卡号错误账户被冻结,客服称需充值1900元解冻,再次提现系统提示未加零头导致冻结,还需缴纳3900元激活账户,之后又以各种理由冻结账户让张某多次转账。当提现无果张某才发现被骗,遂到公安机关报案,共计被骗17298元。
防范提示:诈骗分子通过拉群、私信、短信等方式向受害者发送“投票、助推、广告、点赞”等链接,诱导其点击,再以“做任务秒到账、高额回报”等广告吸引受害人做任务参与刷单。前期给予受害人小额佣金,成功骗取受害人信任后,再以高额返利诱导其进行大额垫资。待受害人成功垫资刷单后,诈骗分子会以“操作失误、信用修复、缴税”等理由诱导继续转账,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自己被骗。不要有“贪图小便宜”和“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更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高额回报,一旦遭遇类似诈骗,请第一时间报警。
每周警情:2025年7月7日至13日,全市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起,刷单返利类诈骗4起,虚假购物类诈骗2起,冒充客服类诈骗1起,投资理财类诈骗1起,贷款办卡类诈骗1起。
警方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在转账汇款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强辨识,不轻信、不贪心、重核实。如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报警。
(供稿:白银市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