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31-8712377 邮箱: gsjbzx@12377.CN
首页 > 评论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白银高质量发展
中共白银市委书记 杨建武
时间:2025-07-22 12:27:29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方向和实践路径,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近年来,白银市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全省“七地一屏一通道”发展布局,拼搏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打造“三地一极”发展格局。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42.87亿元、增长5.5%,全市工业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聚焦健全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推动新型工业化行稳致远。白银市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深入实施强工业行动,集中打造有色稀土、新材料、循环化工等12条重点产业链,白银集团白银炉技术升级项目建成投产,炼铜技术跨入世界先进工艺行列,全省首条50吨精碲产品生产线建成投产,中天新材料建成年产9000吨的电子级氟化锂生产基地,金白兰武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产业集群。我们将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牢牢扭住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全力打造全省现代化工业产业集聚地。加快传统产业深度改造。抢抓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围绕有色冶金、煤炭化工、能源产业、陶瓷建材等基础产业,大力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以“三化”改造催生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兴产业深度培育。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以全省低空经济示范试点城市,低空经济产业融合示范区、沿黄低空旅游示范区,低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地理遥感测绘基地、无人机物流枢纽基地、应急救援创新基地为主体的“一城两区四基地”低空产业发展格局。加快链主品牌深度突破。坚持以链式思维打造链主品牌,支持引导链主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通过知识产权、标准制定、品牌联盟等方式,吸引上下游企业“卡位”入链,持续增强产业竞争力和话语权。

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创新发展动力活力。白银市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成运营白银科技大市场,组建市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42件、居全省第三,17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我们将持续推进强科技行动,着力夯实创新基础、激发创新活力、强化创新支撑。突出创新平台提升。着眼放大兰白“两区”国字号创新平台效应,理顺以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的“一区六园”运行机制,深入实施孵化器和研发机构“双提升”计划,优化升级白银市科技大市场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功能,用好科创载体资源,深化兰白一体战略合作,努力打造兰白经济圈协同发展重要增长极。突出创新主体培育。纵深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深化科技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支持白银集团、甘肃稀土等骨干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在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领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高端人才引育。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凤舞铜城”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铜城青年英才”“铜城工匠”带动培养机制,培树壮大行业首席专家队伍,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崛起一个产业”的综合效应。

聚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白银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保持在310天以上,黄河白银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样板。我们将深入贯彻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统筹打好绿色转型、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治水兴水、防沙治沙组合拳,全力打造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示范地。建设永久安澜的黄河生态带。按照“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的总体思路,分区域打好锁边固沙阻击战、水土保持阵地战、流域生态保护保卫战、涵养净水攻坚战,统筹推进三北防护林、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建设集绿色屏障、河沟路网、防护林带于一体的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绚丽多彩的黄河风情带。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工矿文化资源,精心打造黄河石林、会师旧址、湿地公园、“水岸三合”等重点景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铸就“黄河之上、多彩白银”旅游品牌。建设绿色环保的黄河经济带。围绕打造沿黄现代农业发展高地,加快建设沿黄优质蔬菜、高扬程灌区高原夏菜、旱作优质硒砂瓜种植示范区,大力发展枸杞、苹果等经济林产业,推进国家文冠果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创造增收增绿双赢模式。

聚焦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白银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扎实推进强县域行动,白银区蝉联全省“十强县”,靖远县、景泰县分别获得全省“综合实力进步县”称号,靖远县被确定为全省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81%。我们将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局面。加快县域实力提升。坚持产城融合发展,支持城市服务型的白银区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支持工业主导型的靖远县、白银区、平川区做大工业总量,支持农业优先型的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平川区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支持文旅赋能型的会宁县、景泰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以“县域强”助力“全市强”。加快乡村建设进程。规划“黄河流韵、陇上田园”特色农宅院落、道路村巷、空间景观,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努力实现整体美、全域美、长久美。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深入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工程建设,引导搬迁人口向县城和中心城镇聚集,不断提升中心镇、重点镇经济人口聚集功能,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

聚焦健全民生制度体系改革,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白银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加大民生投入,市十中等5所学校入选教育部“国优计划”,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5个,全省首家市级综合托育服务中心成立运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力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发挥“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示范效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准改革突破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入园难、大班额、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加强社会治理。立体施策推进主动创安主动创稳提质增效,深化“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提升社会精准治理水平。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五大体系”,深入开展矿山和非煤矿山、居民自建房、城镇燃气、园区企业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排查整治,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整体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白银实践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责任编辑:唐占霞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28320001 不良信息举报: 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
网站备案:陇ICP备17004671号-1 公安备62040202000275号
白银视线网举报电话: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