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融媒记者 乔斌
水利兴,则仓廪实。在陇中广袤的旱塬上,水是农业的命脉,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基。时下,会宁县引洮二期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建设正酣。这项总投资10.07亿元的重大项目,将为该县旱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筑牢坚实的水利屏障。
引洮供水工程是全省“四横一纵”骨干水网重大水利工程,也是会宁县迄今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地区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大型跨区域调水工程。该工程覆盖四房吴、韩家集、刘家寨子—草滩—土门岘、平头川—老君坡—丁沟四大片区,规划发展高效灌溉面积24.51万亩,覆盖全县20个乡镇34.1万人。
近日,记者在会宁县引洮二期农业灌溉水源配套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看到,烈日下,施工人员坚守岗位,绑扎钢筋、浇筑渠体,各项作业紧张有序推进。
“四房吴、韩家集片区已于2023年率先完成建设;刘家寨子、草滩、土门岘片区完成投资2.14亿元,拟计划于10月份完成项目建设;丁沟片区完成2座2000立方米高位水池、1座1000立方米高位水池、4座500立方米高位水池主体施工;老君片区完成谢岔2号1.5万立方米蓄水池主体开挖,正在进行池底回填碾压工作;平头川片区正在完善初步设计报告。”会宁县水利建设工作站站长杨璿曌介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04亿元,占总投资的30.2%;今年计划投资0.87亿元,已完成0.356亿元,占年度任务的40.94%。已完工项目投资达0.7亿元,发挥灌溉效益4.54万亩。
洮河水涌,旱塬生辉。据了解,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破解会宁县乡镇“水源不足”与“水源单一”的双重困境。“不仅能保障数万群众生活生产用水更安全可靠,还将充分释放引洮供水工程的整体效益,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杨璿曌说。
一水引来百业兴。水利条件的根本性改善,撬动了当地民生与产业的双重变革,让曾经贫瘠的土地绽放出产业兴旺的绚丽图景。
刘家寨子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韩虎表示,刘家寨子镇将借力引洮水源,以产业振兴为抓手,聚焦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动种植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规范合作社运营,提升示范带动能力,让引洮水流淌出产业兴旺的新图景。
如今,穿山越岭而建、万众瞩目的引洮工程,将洮河的碧波引入会宁县,不仅成为会宁大地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线,更引来了新希望、引来了新发展。
“会宁县将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努力让每一滴洮河水实现效益最大化,让群众生活因水而变、生态环境因水而美、产业结构因水而调整,切实以高质量供水成效助力乡村振兴。”会宁引洮工程建设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刘军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