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讯 时下,走进平川区西格拉滩,成片的玉米挺拔舒展,翠绿的藜麦叶片泛着光泽,南瓜藤蔓相互缠绕,金黄的花朵点缀其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今年是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通水的第二年。得益于黄河水的浸润,曾经黄沙漫卷、植被稀疏的荒滩上,如今已形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绿色画卷。
依托中部供水工程南干渠的稳定水源,平川区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推动实现生态改善、粮食丰产与农业发展多赢。
自去年3月通水以来,平川区盈祥种植专业合作社乘势扩大种植规模,今年在流转的上千亩土地上,种植了玉米、南瓜、藜麦、西甜瓜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
“我们种了100多亩的贝贝南瓜和600多亩的西瓜,还种了些藜麦。有了黄河水灌溉,作物长势很好。”看着眼前收获在望的农田,平川区盈祥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得军颇为感慨。
“之前人工浇灌的时候,光浇水一天的人力成本差不多要2000元,现在黄河水提灌上来后,这些成本就省下来了。”冯得军和记者细细算了一笔惠民“水”账。
中部供水工程的通水彻底改变了这里种地靠天吃饭的历史——西格拉滩建成的74万立方米调蓄水池,以其丰沛的水源将这里滋养成一片沃土,使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成为可能。
“自中部供水工程通水以来,黄峤镇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实现每季作物节水50%以上,亩均节约成本30%以上,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显著提升。”平川区黄峤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耀旭表示,将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力争实现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到65%以上,进一步推动全镇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万生馨 张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