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会宁县中川镇的一处农家场院里,一台刚购置的联合收割机正接受“体检”——会宁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的技术员手持检测设备,仔细核对发动机号、出厂编号,测量机身尺寸,镜头定格下“人机合影”的瞬间。
“补贴政策来得及时,工作人员带着卷尺、表格上门核验,连螺丝型号都核对得清清楚楚,我们买农机心里很踏实。”合作社负责人王建国笑着介绍,这台收割机不仅能享受3万余元的购置补贴,经核验合格后还能立即投入抢收作业。
这是会宁县2025年第二批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实地核验现场的一幕。近期,会宁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紧扣农时节点,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全县28个乡镇,同步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机具实地核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双专项行动,既让惠农政策精准“落袋”,又为农机化生产系紧“安全带”。
“见人、见机、见票、查参数”——这是会宁农机核验的“四步工作法”。在太平店镇核验现场,工作人员对照农户申报的3台铡草机信息,逐一核对机具合格证、购机发票,用测距仪测量机身长度是否符合参数要求,用手机拍摄机手与机具的全景照片。
“我们建立了‘一机一档’电子台账,每台机具的核验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监管平台,从源头上杜绝虚报冒领、套取补贴等违规行为。”会宁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万慧婷介绍,第二批补贴共涉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7类机具216台,目前已完成95%的核验任务。
核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同步化身“政策宣讲员”。“今年补贴比例是多少?报废更新有没有额外补助?”在头寨子镇,工作人员拿着《2025年农机购置补贴明白卡》,为围拢过来的农户逐条讲解。
“重点查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制动系统是否灵敏、消防器材是否配备。”在郭城驿镇农机维修网点,检查组发现一台拖拉机的反光标识脱落,立即要求当场粘贴;在甘沟驿镇作业现场,一台联合收割机的灭火器压力不足,工作人员现场开具整改通知书,限定3日内更换。
“以前总觉得‘小毛病’不碍事,现在才知道反光标识不清可能引发追尾,灭火器失效更是大隐患。”会宁县金穗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赵永强坦言,通过整改,合作社已为所有作业机具加装了夜间作业警示灯,并组织机手开展了一次应急演练。
“田间作业要远离高压线,转弯时一定要减速鸣笛!”在中川镇文化广场,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课堂”正在进行。工作人员悬挂起《农机安全操作图解》展板,发放《农机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手册。
除了集中宣讲,工作人员还把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在丁家沟镇的麦田边,工程师李彦奎蹲在联合收割机旁,一边检查机具,一边向机手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安全锁:“这个红色按钮是紧急制动开关,作业前一定要确认它处于激活状态。”
从补贴核验的“精准滴灌”到安全排查的“全域覆盖”,从政策宣讲的“春风化雨”到案例警示的“振聋发聩”,会宁县此次“双行动”不仅让200余万元农机购置补贴精准“落袋”,更织密了农机安全生产防护网,为农机化生产圆满收官和全年粮食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窦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