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嗣功故居
梁峁纵横
王家集村小沟盘盘营
月牙古堡
翟家所驿城新貌
圆形古堡遗址
甘沟驿烽火台
王五天应太堡子
古城秋韵(郭蛤蟆城)
杨华/文 王进禄/图
大地沉默,却镌刻着最深邃的文明密码;古城不语,却激荡着最壮阔的历史回响。当摄影师王进禄的镜头聚焦于会宁的文物古迹,时光长河中凝固的浪花便化作一场穿越千年的视觉史诗。
会宁——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历史名城,如一颗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见证了华夏文明的沧桑巨变。祖厉河畔,明代古城墙的夯土肌理在斜阳下泛着青铜光泽,每一道风雨剥蚀的沟壑都是戍边将士的无声史诗;群山深处,唐代石刻造像衣袂翩然,佛陀低垂的眼睑中沉淀着盛唐的慈悲与从容。
在斑驳的北魏石碑前,王进禄用微距镜头捕捉到刀锋转折间的信仰力度。这些被岁月打磨的遗迹,不仅是建筑与器物的遗存,更是人类智慧、信仰与生存意志的见证。一尊宋元陶俑衣褶间的指纹,半片汉代瓦当上的云纹,都在他的构图中化作文明演进的注脚。
这些影像背后,涌动着会宁人的生存史诗。
他将元代寺观壁画中的飞天藻井,与掠过遗址的当代候鸟叠印在同一画面;让汉代铜镜的铭文倒映出今日学童临摹碑帖的身影。这种跨越千年的视觉对话,揭示了文物真正的生命力——它们不仅是历史的遗存,更是未来文明的种子。正如祖厉河畔的烽燧遗址旁,新生的红柳正从夯土层缝隙中勃发,演绎着生命与时间的永恒博弈。
当古塔檐角的风铎在镜头中震颤,我们听见的不仅是金属的共鸣,更是文明血脉的搏动。这些定格的古影神姿,终将汇成唤醒文化自觉的钟声——在文明的长夜里,我们从来不是孤独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