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931-8712377 邮箱: gsjbzx@12377.CN
首页 > 文艺
修桥者说
时间:2024-07-29 11:17:25 来源:白银市融媒体中心

众所周知,桥是架在水面和空中供行人和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换句话说,是人们从此岸通向彼岸的载体。

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自古以来,山间水上,桥梁遍布。有的如巨龙腾空,有的似长虹卧波,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大巧若拙,可谓千姿百态,风韵万种。

一桥一诗篇,一诗一桥情。许是桥引发了诗人的灵感,抑或是诗人借桥抒发激情,与桥有关的古代诗词歌赋总是屡见不鲜。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说的是天将欲晓,船泊枫桥,静谧中忽然传来古刹钟声,消解了船客一夜的愁绪,迎来的将是满天朝霞。从而把枫桥吟唱成了充满诗意的“诗桥”。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诗人触景生情,借用南京朱雀桥边的野草野花和将要西沉的夕阳,衬托出即便是史上的达官贵人,也终于逃脱不了时过境迁、堂舍易人、物是人非的自然规律。从而将朱雀桥定位为历史的见证者。不知是地上的桥照映到天上,还是天上的桥延伸至地上,天上人间,仙女凡夫,其美好的愿景都要通过桥来实现。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让人听了既悲从心来,又喜上眉梢。正如秦观在《鹊桥仙·纤云弄巧》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桥在和平年代是交通枢纽,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克敌制胜的要冲。

位于四川西部的泸定桥,是康熙年间建造的铁索桥。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渡桥时,敌军拆去了桥面铺设的木板,并在对面桥头堡派兵严守,妄图截断红军北上的去路。红军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身背短枪,手握榴弹,无视桥下湍急的河流和汹涌的波涛,冒着桥上密集的弹雨和浓烈的硝烟,身贴铁索,匍匐前进,里应外合,一举消灭了桥头堡上的守军,突破了敌军的围追堵截,保证了红军主力一路北上。使这座桥光焰四射,被誉为名垂千古的胜利之桥。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全国人民意气风发,百废待兴的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眼看战火将要燃烧到鸭绿江边,一代伟人毛主席深思熟虑,高瞻远瞩,毅然决然地发出了抗美援朝的伟大号召,全国人民同心拥护,三十万志愿军趁夜幕降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越鸭绿江大桥,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一首“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曲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传遍中华大地。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美帝的猖狂进攻,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在世界战争史上竖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这座桥便成了凝固着中朝两国人民鲜血的友谊之桥。

无可置疑,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古老的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桥的国度,各种桥梁星罗棋布,不计其数。如陕西西安的灞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北京丰台的卢沟桥、浙江绍兴的八字桥,等等。每座桥上都嵌印着历史的脚印,演绎过动人的故事。由于地域的差异,这些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建筑,风格有别,韵致有异,各领风骚,具有建筑美学的研究价值,成了国家宝贵的历史文物。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被誉为基建狂魔的铁路、公路和水上桥梁的建设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将千山万水、海域雪原连接起来,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其气势之雄伟,形态之壮观,令西方世界惊叹不已,刮目相看。

说了远的,再说近的,我所居住的白银,虽是一个西部内陆小城,但也不甘落后,在全城的十字街口,建起了一座座过街桥。无论在体量上,还是在功能上,虽不能与全国众多的大桥、名桥相媲美,但也看上去设计新颖,装饰有致,不失风姿。每至夕阳西下,夜幕降临,霓虹放彩,灯光灿烂,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使整个城市光焰四射,面目焕然一新。人行桥上,恍若身临仙境,十分惬意。

我家附近有一座通向东西南北的过街桥,好多年来,我每天去桥东的公园散步,不知在桥面上留下多少脚印。今年盛夏的一天上午,我步入桥头,突然发现桥的南侧竖有“桥体维修,请走北侧”的提醒牌,桥工们身穿黄马甲,头戴安全帽,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挥汗如雨,辛勤劳作,有的搬用材料,有的清除桥面,有的刷新桥栏,有的换装灯饰,这时,一位年轻小伙腰系绳索,身悬半空,在桥的内侧铺设电缆,不慎失足悬空,吓得我一头冷汗,心也悬到了半空。不料他不慌不忙,像耍杂技一般,来了个“鹞子翻身”,手把桥栏,继续作业,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似的。倒给了我一场虚惊。

中午时分,我回家从桥上通过,发现那年轻桥工在桥头树下台阶上乘凉歇息,不由心头泛起一层感情的波澜,迟疑片刻,便冒昧地走上前去,进行“现场采访”。我搭讪道:“今天天气真热。”他说:“这道口通风,坐下来凉快凉快。”我借机问道:“看你整天身悬空中作业,一点也不胆怯,哪来的这套本领?”他答:“15岁上职业中学,专学这门技术,毕业后又工作多年,已习以为常,还有什么胆怯的。”“修桥补路,利国利民,真是功德无量。”我说。“话虽这么说,但当今的人,谋取利益的多,讲究奉献的少,你看这桥上的行人,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忙着自己的事,有几人能体谅到修桥人的苦衷呢?像你能体谅修桥工的贡献,说出这话的人少之又少。再往大里说,远处讲,克里米亚大桥建得多么牢固,多么雄伟,却被心怀敌意的人炸了多次,你说这该多么可惜。”

年轻桥工的一席话,似春风,拂去了我思想的尘埃;似阳光,照亮了我心灵的窗口。于是,我细品人心,静观世态,深感人心叵测,世事多变。记得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各种学说集中到一点,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怎样活着”的问题。史称“苏格拉底命题”。于是我想,桥不但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交通设施,而且具有通向理想社会的象征意义。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物质的桥梁固然重要,而精神的桥梁更不可缺失。在国与国之间搭起友谊之桥,少一些敌意,多一些通融;在人与人之间搭起连心之桥,少一些纷争,多一些宽容,达到桥桥相通,心心相印,那么,人类的社会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张明显)

责任编辑:李凤琳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128320001 不良信息举报: 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
网站备案:陇ICP备17004671号-1 公安备62040202000275号
白银视线网举报电话:0943-8229929 邮箱:191187564@qq.com